返回

捡漏王陆飞扬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17章 古玩交流会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是其一。

    建水门是均州古城的南门,高大的城墙上还建有气势宏伟雕梁画栋的城楼。

    从这里进去之后直走不到五十米,就看到了文庙。

    在文庙前有一个面积巨大的广场,广场边上有文保碑和文庙的简介。

    现存的这组建筑为清雍正二年重建,某年12月被颁布为第三批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    一般来说,文庙发展至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,一种是孔氏家庙,比如曲阜的那座;第二类是国庙,第三种就是学庙,而均州文庙就是以学庙的形式保存下来的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这里在很久以前是官办的高级学校。

    在广场的西边,靠近古城墙的地方,还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戏台,据说现在还在使用。

    他们来的有点早,这里的人不是很多,而且大多数都是锻炼身体的本地居民。

    广场上,有用胶带分隔成的一个个的小格子,估计哪里就是举办方划出来的地摊摊位。

    而在广场的东边,哪里有一排只有一层的门市房,从每一间上面的牌子可以看出,这些就是古董店铺。

    文庙大门紧闭,也没办法进去参观,陆飞扬他们只好在附近找了一家早餐店,先填饱肚子再说。

    这家早餐店的名字就叫王记瑞金牛肉汤,陆飞扬打听到这是家人的一道传统美食。

    早餐店的生意非常好,已经有十几个人排成一排,都是为了等着喝上王记的牛肉汤。

    相传,瑞金牛肉汤起源于南迁的家人。据说是在五胡乱华时期,家人的先祖为了躲避战乱只能往南方迁移。

    在远走他乡前,家人举行了隆重的仪式,来表达对祖先的尊重,并把当时宝贵的耕牛宰杀用于祭祀,祈求在新的地方能够平安顺利。

    祭祀过后,为了不浪费,就把新鲜的牛肉切成小块,裹上红薯粉“汆”水后捞起,加入佐料后食用,成为家人的一道美食。

    后来,一个叫做李识福的名医游历至瑞金的时候,发现当地的许多村民因天寒寒冷得了冻疮,苦于找不到根治的药物,因此得不到有效治疗。

    李识福尝试了多种方法后,决定采用食疗的办法治,他在牛肉汤里加了生姜熬煮,村民们喝下后冻疮很快就好了。

    从此,瑞金牛肉汤就在家人的心里扎下了根,并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吃法。

    轮到陆飞扬他们的时候,钟明华特意要了六份,他们都是习武之人,食量远非普通人能比。

    除了牛肉汤外,钟明华还要了一大盘十几个牛肉包,几碟当地的腌菜。

    拿起一个肉包,陆飞扬一口咬了一多半,里面的肉非常新鲜滑嫩,满口生香;再拿起调羹来,舀上一勺牛肉汤,汤的醇厚、牛肉的嫩滑与秘制佐料的辛辣等味道复合在一起,身体马上就感觉到了温度的升高,确实是人间美味。

    据说,当地人尤其是年纪稍大一点的,早上都会来上一碗牛肉汤,加上两个牛肉包,营养又美味。


第117章 古玩交流会(3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